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單親媽媽的10個觀念陷阱

單親媽媽的10個觀念陷阱
兩年前,我聽到過這樣兩件事:其一,上海某小學五年級把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全部編在一個班級,認為這樣一方面利於管理,另一方面利於相似經歷的孩子溝通和交流,學校裏的孩子便把這個班叫做“單親班”。其二,在成都,一個叫做“星星”的幼稚園拒收來自“破裂家庭”的孩子,並要求入學孩子的家長承諾在孩子上學期間的三年內不離婚,理由是學校的教學品質要有健康的家庭環境作為後盾。

  單親的孩子真的這麼與眾不同,以至於需要單獨編排嗎?單親家庭真的不如雙親家庭健康嗎?

  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我不知道上海那所學校和成都那所幼稚園的做法和規定是否有所改變,但是我相信,即便再過10年,單親媽媽們也依然有機會碰到或輕或重的偏見甚至歧視。固然,他人的成見讓人討厭,但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心中有沒有類似的成見呢?

  人生最大的束縛來自於觀念,最大的局限在於性格。生活怎樣,不僅在於我們遭遇了什麼,也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遭遇,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影響到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和自己的處境。我們頭腦中的觀念充滿了陷阱。根據我的經驗,我把常見的10種消極心理整理如下,姑且稱之為“單親媽媽的10個觀念陷阱”。請小心!

  這是前世造的孽,都是我命不好

  命由天生,運由己造。同樣一種遭遇,有的人叫苦不迭,有的人覺得沒什麼,繼續上路。同樣一種打擊,有的人一蹶不振,從此消沉;有的人痛定思痛,東山再起。最終決定人命運的是自己的性格和選擇。苦命意識比苦命本身更可怕。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在於她坎坷的遭遇,更在於她性格的軟弱和顧影自憐。

  一切都是我的錯

  離婚這種事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錯,有時候甚至說,都並不是什麼錯。每個人之所以犯錯誤,是因為當時的智慧和能力不足夠。如果能夠判斷,又能做到,誰還會犯錯呢?總以為什麼都是自己錯,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這種意識是人思想的重大包袱。

  一切都是他的錯

  如果認為都是他的錯,那你就犯了一個更大的錯,即“看錯了人”。再者,夫妻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一方犯錯,另一方也必有責任。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會消除很多的怨氣。怨憤的情緒實際上受害最多的是自己,假如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那麼孩子受害更甚,因為他正處在一個成長期,你傳遞了一種可怕的價值觀。

  有的單親媽媽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孩子與父親的感情加以限制,天天向孩子灌輸怨恨,以阻止孩子與父親見面來報復對方。這個過程中,受傷最大的是孩子尚未成熟的心靈。

  別人幫助我只是在可憐我

  這種想法是過於敏感了,太把自己當“弱勢”看了,自尊心過強以至於到了自卑的程度。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做到能自己解決的事情不要向別人求助、得到幫助時懂得感恩並量力回報即可。

  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這麼不好,為什麼當初還做人家的老婆?做人不可這樣走極端。“好人”身上也有不好的地方,“壞人”身上也有好的地方。這種不寬容的偏激看法,不僅陷自己於“怨憤”的沼澤之中,還將向孩子傳遞一種危險的價值觀,使孩子無法建立對異性的信任,影響到孩子將來正常的婚戀。

  別人會瞧不起我

  如果一個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別人怎麼瞧得起他?

  孩子好可憐

  顧影自憐不好,而把孩子置於“可憐”的狀態去看待,更加不好。認為孩子不能生活在一個和睦、溫馨的三口之家是自己的責任,以贖罪或補償的心態來滿足孩子精神上和物質上的要求,結果很有可能促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結果走上“嬌寵出敗兒”的誤人誤己的道路。

  另一方面,這種想法是對孩子的消極暗示,很容易使孩子也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本來單親沒什麼,若是從意識深處總覺得是一種缺憾,就自己給自己下了“絆馬索”,不跌到才怪。

  我真對不起孩子

  許多單親媽媽因為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而深深負疚,她們總感到對不起孩子,總覺得對孩子還不夠好,結果補償導致嬌縱,孩子的個性變得任性、自私、狹隘、暴戾。

  其實,這種負疚心理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傷害孩子才離婚的,恰恰相反,離婚是為了讓孩子的生活脫離紛爭和痛苦。對於婚姻的失誤,那並不是我們能夠避免的,瞭解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足夠的成熟,這並不是當初的我們所具備的。說到底,婚姻也是一次“賭博”,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這樣的結果是我們命運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命運的一部分。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對於既定的現實,我們的責任是坦然而樂觀地面對它,而不是怨天尤人。那個“莫須有”的“負疚”是我們的包袱,而不是我們的善根。

  孩子是我的累贅,沒有孩子我可以活得更好

  首先這是一種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表現。固然,孩子的存在會為再婚造成一些困難,但是假如連這點困難都不能克服,那麼你們的感情基礎也堅固不到哪里去。這樣自私和不負責任的人,誰願意跟他走到一起呢,他跟誰在一起能幸福呢?婚姻也是需要彼此負責和體諒的,缺乏必要的責任感和公正心,是無法建立健康的婚姻關係的。

  假如父母雙方都這樣想,相互推卸責任,誰也不管子女,孩子就讓人擔心了。這種情況下,孩子成績下降乃至因此自暴自棄的幾率是非常高的。

  孩子是我的唯一,沒有孩子我活著沒意義

  這樣想非常自然,很多人都這樣想,但這不足以證明這種想法是合理的。這種想法極容易導致對孩子的過分保護和依賴,以及對孩子期望過高。這也是自己給自己“下套兒”,期望越高,束縛越大。

  有的媽媽為了孩子放棄自己重新選擇新生活的機會,認為:還結什麼婚呀,只要孩子好就行了。這種犧牲一方面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忽略了孩子對媽媽的體諒和支持,也是不對的,應該抱持這樣的心態:“他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從來都不會因他而放棄自我,再深厚的感情,也不能使我允許我們之間彼此依賴著存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