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刀魚

刀魚的釋義:
  1、魚名。即鮆魚,亦名刀鱭。形似刀,故名。鯡形目,鯷科,鱭屬的一種魚。
  2、魚名。是常見的觀賞魚,屬於骨舌魚目,弓背魚科。
  3、帶魚的別名(具體請參閱詞條帶魚)
[編輯本段]鱭屬的刀魚
  拉丁學名:Coilia ectenes
  俗稱:刀魚,刀鱭,毛花魚,野毛魚,鳳尾魚。
  英文名:Estuarine tapertail anchovy
  刀刀鱭魚 學名「刀鱭」,屬洄游魚類。每當春季,刀魚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魚汛。農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刀魚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細嫩,但多細毛狀骨刺。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兼有微香。宋代名士劉宰曾有詩稱讚:「肩聳乍驚雷,腮紅新出水,以姜桂椒,末熟香浮鼻。」刀魚是靖江、江陰、張家港主要水產品之一,境內長江水域均可捕獲。前期刀魚雄性多,體大,脂肪多;後期雌性居多,體小,脂肪少。「清明」後,刀魚肉質變老,俗稱「老刀」。刀魚和鰣魚、河豚和?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
經常吃刀魚對人的好處
   魚肉富含豐富蛋白質,可以幫助幼兒生長發育。
  生病或身體有傷口時,吃魚可以幫助恢復及癒合;
  魚肉中EPA及DHA可降低血脂質,免於心臟病威脅。
  魚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D,特別是魚的肝臟含量最多。魚類也含有水溶性的維生素B6、B12、煙鹼酸及生物素、礦物質。
飲食宜忌
   【別名】鳳尾魚。
  【性味】性溫,味甘。
  【歸經】歸脾、胃經。
  【功效】補氣虛,健脾胃。
  宜:體弱氣虛,營養不良者宜食;兒童宜食。
  忌:濕熱內盛,或患有疥瘡瘙癢者忌食;病人忌食。
長江刀魚面臨滅頂之災
   
  現在市面上的刀魚,大多是「湖刀」、「海刀」和「河刀」,雖然都是刀魚,但其口感和品質遠不能與長江刀魚相比。無奈的是,長江刀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生態環境變化是重要原因
  綜合多位專家的分析,造成刀魚目前狀況有三大原因:一是與長江口網具太多太密有關;二是因為長江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設,導致下游水量不足,海水上溯致使長江口刀魚繁殖環境受影響;三是與以前過度捕撈有一定關係。但專家們透露,這些並非造成刀魚目前狀況的主要原因,真正導致長江刀魚目前幾乎絕跡的主要原因是生態環境的變化。水污染、熱發電都在破壞長江生態,特別是無毒的含氮污水排放,直接導致了長江水的富營養化,江水中的苔蘚滋生就是富營養化的表現。富營養化帶來的後果,直接導致刀魚產卵地遭破壞,一系列生態鏈因此受到打擊,不少淡水魚因為無法適應而慘遭絕跡。
黃河刀魚
   黃河刀魚肉質細
  黃河刀魚的故鄉在黃河口一帶,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其實,刀魚的學名叫刀鱭魚。在黃河口,當地人稱其為「倒魚」,這大概是因其沿黃河逆流洄游的緣故。歷史上,黃河幾經改道,但黃河刀魚總是順河而去又沿河而來。長江口和海河口雖然也有刀魚,但總不及黃河刀魚量多,味美。
  山東的東平湖是黃河刀魚的主要產卵地。這裡,魚蝦眾多,浮游生物豐富,自然成了黃河刀魚的天然繁育基地。黃河刀魚每年都在東平湖產卵、孵化,順黃河入海,在黃河口附近水域生活。黃河水中的麥穗魚及浮游生物彙集在入海口處,為黃河刀魚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餌料。每年3月底,長大育肥的成魚便由其生長地———黃河口,又進入黃河,逆流而上,向東平湖洄游。
  黃河刀魚在洄游途中,消耗大而攝食少,因此,越往上游越瘦,刺也越硬。大多數刀魚游至東平湖就停止洄游,也有少數能穿越東平湖洄游到河南境內。但這時魚已瘦成皮包骨頭,難以食用了。因此,食用黃河刀魚的最佳地點當屬黃河口。
  黃河刀魚肉質細嫩,鮮味奇特,濃香異常,既有海產品那樣的鮮味,又有黃河魚類特有的香味,無論是烹炸煎炒都可以做成美味佳餚,當地傳統的用小蔥鮮韭炒的黃河刀魚,更是濃香可口,醋烹刀魚色味俱佳,既可冷吃,也可熱食,是當地人招待客人的拿手菜。
[編輯本段]弓背魚科的刀魚
  [1]我們平常說的觀賞魚「刀魚」都屬於弓背魚科(Notopteridae)(弓背魚科屬於骨舌魚目)。很多資料稱其為「刀魚科」,事實上生物學分類上並沒有「刀魚科」,刀魚只是人們形象的叫法,如常見的七星刀,學名應該叫弓背魚。
  英文名稱:Indian Knifefish
  學名:Notopterus chitara
  原產:亞洲的泰國、緬甸、柬浦寨的湄公河、湄南河等流域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的水域均有出產。一般成魚體長60-100公分。
觀賞魚刀魚的飼養
   刀魚,魚如其形,體形側扁狹長如刀。大部份種類的刀魚分佈在東南亞、南亞的熱帶地區,只有少數品種的刀魚分佈在非洲地區。它們的背鰭細小而透明,臀鰭自腹部開始一直延伸至尾鰭,猶如一片極薄的裙邊,就像刀鋒一樣結合在一起。刀魚的體色基本上以銀灰色為主,也有少數白化品種的刀魚呈金色,它們嘴裡有細小的牙齒,雖然習性並不兇猛,但依然會吞食體形較小的其他魚類,因而只適合與大型種類的魚類一起混合飼養。刀魚還具有獨特的輔助呼吸器官——氣囊,可以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這一點無疑顯示它們極其強韌的環境適應能力。由於刀魚奇特的體形,而深受部份喜愛大型魚類的水族愛好者的寵愛,殊不知在原產地,刀魚是當地的主要食用魚類之一,據說,以其肉加工成的煎餅美味無比,是當地的特色食品之一,無疑讓我們目瞪口呆的同時,深為這些飼養在我們水族箱中受到精心呵護的刀魚感到慶幸。
  刀魚的雌雄鑒別和繁殖都很難,據說只有在繁殖其間,從雌魚略顯膨脹的腹部才能鑒別出其特徵,其他的體型差異無從參考。據資料介紹,刀魚會將魚卵產在水族箱中的岩石、沉木上,產卵後成魚會輪流看護,直到大約6-8天以後,受精卵孵化出仔魚。但是,在國內還沒有成功繁殖的記錄。
  刀魚的一些常見的種類有:七星刀魚、斑紋刀魚、非洲刀魚、帝王刀魚、金刀魚(白化種)、魔鬼刀魚等等。
魔鬼刀魚
   (Apternotusalbifrons)魔鬼刀魚體色除尾外全黑,尾柄細長如棒狀,上有2條白色帶。無背鰭。眼睛退化,幾乎看不見東西,只能感覺明暗。游泳時,前進後退自如。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習性:溫和友善,但成魚有時會吞食小魚。水質:喜偏酸性的軟水,適宜水溫22-28℃。飼料:食性較廣,干的人工飼料,冰凍餌料,活餌料均喜食。體長:最大可達47厘米。繁殖:已在水族箱內成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