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基礎臺釣五十講(1~10)

一、您是調的四目嗎?

  “調四目釣二目”的調漂法已流傳了多年來,道理大家都懂。如果有人問:您是調的四目嗎?您可能會不屑一顧地說:那還用說!可是如果問話的是一位高手,說不定您還真會有心中發虛。收竿時偷偷複調一下漂兒:“可不是嗎,調目早就變成三目、二目、甚至沒有目了!”

調目就像是槍枝的準星,準星變了還怎麼釣?

  二、浮漂吸水對調目有影響

物體在水中的浮力,只和它的體積有關。因熱脹冷縮產生的體積變化,對浮漂而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浮漂本身吸水以後,它本身的重量就發生了變化。儘管這個“量”很小,但是它相對浮漂來說,就不是一個微小的、可以忽略的量。

  根據計算和測量,浮漂的一個“目”所以對應的重量,大約只有8~12毫克,這也是一個極其微小的量。兩個微小的量相比較,反映在浮漂上,可能就有了一目以上的變化。高檔浮漂和低檔浮漂,也能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個明確的差別。

  要得到一個浮力完全不變的漂很不容易。提前一個晚上把浮漂調成四目放在桶裏,第二天再看,多半會減小幾目。但是再放一天,目的變化就很小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認為浮漂的浮力已經穩定了。所以常常能夠看到垂釣高手,他們如果用了不太高檔的漂,多半會把漂兒泡好長一段時間。放在漂盒裏的漂,也會用濕棉花蓋住。

  三、釣線長度對調目的影響

釣線對調漂的影響,是因為這麼三個方面:一是長度、二是吸水、三是剛性。今天說說第一點。釣線長度有影響,是因為線的密度(比重)和水的密度不一樣。如果密度完全一樣,就不會對調漂有什麼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市場上的釣線,大約百分之八十是尼龍的。尼龍的比重是1.14,比水大0.14。影響就是因為這大出的一點點。釣線的直徑很小、體積也很小,按說影響不會多大。可是要知道,我們的浮漂浮力大小,是以毫克計量的,也是一個很小的計量單位。這就迫使我們不得考慮線的影響。

  經過計算和實踐證實,我們用比較細的線、鉤子接近水底進行調漂時,漂的目數不會有多大變化。線細的話,就是在半水調漂,也不會有多大影響。水比較深、線比較粗、而又是在水錶調漂,如果浮漂的漂尾又比較細,那麼在半水調的目數就和在水底調的目數就會有一目以上的差距。這個計算過程不復雜,公式是:

  3.14Ⅹ釣線半徑的平方Ⅹ(水的深度一調漂時的水線長度) Ⅹ線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差÷浮漂一目的浮力(一般是8~12毫克)=浮漂的誤差目數,上述公式的單位是毫米,計算所得到的結果單位是毫克。除以浮漂的目數後,得到的結果沒有單位,是浮漂的誤差量,是一個純數值。

  市場上,碳素線的密度(比重)更大,達1.8克/立方釐米,如果不在接近水底時進行調漂,那半水調漂的影響就更大了。

  四、釣線吸水對調漂的影響

  尼龍線的吸水率大約是4%,它吸水後也會增加線的重量。如果線很細、水不深、浮漂的漂尾不是太細,這個影響不會有多大。

反之,就是不能忽略的。計算公式是:

  水線的體積乘以水的比重再乘以0.04,再把這個數除以每目漂尾的浮力(一般是8 ̄12毫克),就是線吸水對調目的影響。

  按照計算和過去的經驗,三米以內的水深、線徑在0.2以內,很細的浮漂,影響不到一目。因此實際使用時,這個因素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不予考慮。別的材料的釣線,吸水能力不一樣,用這個公式時,須先掌握它的吸水率。

  五、釣線剛性對釣目的影響

釣線常常有一些相反的特性。比如線的硬度大了,就會少一些耐磨性。所以普通的尼龍線多少都有一些硬度。這種硬度,造成線在扭曲後發生不易回復的塑性變形,線彎彎曲曲的,一只甚至兩只鉤的重量都不能拉直。這當然會影響垂釣時的精確度,浮漂的信號傳遞的不及時,影響看漂和提竿的及時性。釣線在收藏纏繞時,往往會發生彎曲,用過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變直。不注意的話,靈敏度肯定會變小而自己還沒有察覺。

  臺釣選手的線組號數一般比較小,不大出現這種情況。但是也不是一概而論的:在腦線的直徑達到0.2左右時,由於線的硬度產生的“支撐作用”,調目和釣目就會有一個誤差。比如鉤子完全落底了,浮漂是二目;但是這時候浮漂的出水也可能是三目、四目甚至更多,而墜子並沒有落到水底__這就是線的支撐作用。垂釣時,如果對這一點沒有加以注意,很可能就認為墜子已經到了水底。

 六、先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年的七月十九日(記不清哪一年了,也懶得去查它),廠裏放了假。上午十點多鎖好車間的大門,直接到漁具店裏去。頭一天晚上,在漢江邊用手竿夜釣,結果沒釣上魚不說,還丟了魚護和鉤子。

  趕到江邊時,已是十一點多了,釣友們都紛紛撤退__太陽太厲害。我在一位收竿時釣的最多釣友留下的釣位下了竿(順便提及:去遲一點、看誰收穫最大就在哪里下竿,這也是一個找釣位的好辦法哦!)。我釣的釣點比先前的那位遠點,是用的大活動墜子,不用浮漂,憑手感和看竿尖起魚。而先的那位,釣的很近,而且是釣的浮鉤(怕掛石頭),魚多是多,就是比較小。

  魚上的很快,也比較大,多是二兩上下的鯽魚,也有四兩半斤的。但就是掛鉤厲害。我有點不舍得了,於是換上三塊錢一包的鉤子。可是上幾條魚、輕輕地掛一下石頭後,就不行了:光有手感,有竿尖動作,就是不上魚。後來發現是因為鉤尖子彎了__水貨鉤子就是這樣了,只好換上新買的伽瑪卡茲的丸?五號,馬上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連連上魚,幾乎竿竿不空。但是掛石頭太多。即使這樣,鉤子掛個兩三次,卻仍然能用。我擔心這種比較好用的鉤子用完,換上了伽瑪卡茲的伊勢尼六號。鉤的品質是可以,可是釣中魚的機會卻少了許多……

  收竿時的故事:滿以為有個十斤八斤的,卻只剩下三尾最大的__新魚護底下有個出口,鯽魚們都勝利大逃亡了,只剩下三條最大的鯽魚。

  七、啟示和教訓

  啟示一:鉤尖鋒利釣魚多。

把這個說法用在高手雲集的網站上,簡直是有點“小兒科”__釣魚人誰不懂得這一點呢?但是就是有釣友不注意這一點,要不然怎麼會有“陰溝裏翻船”的典故?不少釣友一提到競技、提到臺釣,總是問“怎樣調漂”?調幾目釣幾目?卻不知道,選好魚鉤,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比調好漂更重要。鉤尖鋒利釣魚多,新老釣手都要隨時注意才是!
  啟示二:鉤型也很重要

  那次垂釣,後來我換上伊勢尼的鉤,上魚量大大地打了折扣。這是因為鉤子的型號不符合流水釣法。流水釣,魚是逆水上行猛然搶食。動作大、速度快,提竿不及時就跑了。而那次,還有約四分之一的魚是掛上來的!釣尖內摳的伊勢尼鉤,就不具備這個能力。

記得還有一次,我用8號伊勢尼鉤,釣中一尾約斤把重的鯰魚。小心翼翼地提上來後,才發現鉤子的尖還沒有掛傷魚嘴!鉤尖平嵌在魚的牙縫裏了。

  那麼垂釣時應該用什麼鉤?競技臺釣,用白袖鉤比較多,半斤的鯽魚,三四號鉤足以應付;而釣小片子鯽,安徽李淮的千秋鉤,型號很多,鉤尖加長、歪嘴20度,上魚率很高。這種鉤我雖然用的多,可是,寫到這裏時,連包裝都沒有找到!全部被大家“共產”了,連袋子都沒有留下一個。野釣,五號丸?足以釣上半斤的。而伊勢尼鉤是萬能鉤的說法,我是很不贊成的,我以為它只有用於釣炸彈鉤才是適得其所。

  八、墜子的作用不能忽視

  自古以來,墜子就是垂釣的六大件(竿、線、漂、鉤、餌、墜)之一,重要性當然不能忽視。臺釣剛剛傳入大陸時,人們把臺釣簡單地理解為“懸墜釣”,人們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墜子上。後來臺釣發展到了競技釣,釣具更精密、速度更快、功能更多,墜子反而不那麼受重視了。

  墜子對競技釣的影響,可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如果卷的不圓,會在提竿時產生旋轉,雙腦線更多地攪纏;如果鉛皮座上下  用太空豆堵得嚴嚴實實的,就會在裏面滯留一些空氣,經常影響浮力;如果卷的不緊,它會鬆開、或儲存一些氣泡,或者卷在裏面的小鉛皮脫落;多次拆開、卷緊,鉛皮就沒有了機械性能,容易造成小鉛皮的脫落;多次卷繞後,表面不平整,也會造成內部貯藏空氣。

  九、餌料大小影響不小

餌料大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體積的大小,一方面決定著魚能不能順利吃得進去,另一方面,決定著垂釣時的調目和釣目。不考慮這一點,雖然也有可能釣的很好,取得好的成績,但是這裏面的運氣成份就大了很多——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獲得關於餌料大小的經驗。

  拉餌重量不穩定,只能大概地判斷目數;搓餌大小稍稍穩定一些;休閒釣,餌的大小更穩定,靈敏度可以把握得更好。拉餌和調、釣目的關係,以後再說。

垂釣時,要善於根據餌料的大小,把握住提竿的時機。有一點是共同的:餌大提竿時機宜稍遲;否則宜稍早提竿。對於信號比較小、

比較狡猾的魚情,減小餌的體積,有利於提高提竿的中魚率。競技釣魚有這麼一個術語:以小對小,對休閒釣而言,這也是可行的辦法。

  十、告訴您一組真數字

  曾經有一位釣友帶著不乏嘲諷的口吻對我說:“聽說你們研究臺釣的,連鉤子的重量都用秤稱了!”我說,“我就經常用天平稱魚鉤的重量!

  我沒有說假話。過去我在棉紡廠工作,隔壁就是棉花檢驗室,裏面有精確到0.1毫克的天平。0.1毫克,也就是一克的一萬分之一。

  據我先後幾次稱量,結果如下:

  安徽李淮的0.5號千秋鉤,重量為3.6毫克;

  伽瑪卡茲丸袖7號上黑,30毫克;

  隼丸?7號上黑,31毫克;

  伽瑪卡茲千又0.8號上黑,35毫克;

  伽瑪卡茲丸?12號鉤,80毫克;

 還有一些,我一時查不到過去的記錄,大家可以參照一下。
(本文已被流覽 7227 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