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西藏旅遊攝影經——注意事項篇

說道NIKON和西藏,還要提到一個老問題,就是90X。90X的確是很好的相機,但是,由於不太清楚的原因,我碰上它在西藏的故障率非常之高。原來我們跟一個攝影團在西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關於90X發生故障的抱怨,上上上次,和咱們的網友們去西藏的那次,姍姍的90X機器也出現了好幾次莫名其妙的不肯工作的情況。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據說有一小日本跑到NIKON公司去反映,說自己的90X在西藏一開開關就立刻自己契哧喀嚓的一張張拍,「就像瘋了一樣」。所以他只好先取景,然後猛的一開開關,喀嚓拍完,立刻關上!酷吧。

    哦,記得新浪旅遊論壇裡有人討論過NIKON在西藏的問題,由於我只見過90X的故障,不能說所有的NIKON都有問題。





    出於和旁軸機同樣的理由,我一般都會攜帶一些袖珍機,現在的袖珍機的質量已經達到相當高的境界,特別是HEXAR。由於原來的幾部巧思都不在身邊了,這次用的是我珍藏的金巧思。在拉薩拍完了大昭寺大殿以後,等開路去阿里的時候就留在拉薩了,捨不得。反正帶的機器也夠多的了。HEXAR屬於有特殊用途的機器,其實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袖珍機。

    關於135相機的變焦和定焦鏡頭的問題。我的確覺得變焦鏡頭在西藏要方便的多。因為在西藏有不少時候換鏡頭是不太方便的。關鍵就看你覺得對圖像質量的要求和拍到圖像哪個重要了。在十幾年前,變焦頭和定焦頭的成像質量還有比較大的區別。但是,不得不承認一些新出的變焦頭的成像質量用鏡頭廠商的話來講已經「非常接近定焦頭」了。我自己原來也是不用變焦的,但是最近的想法正在有一些變化。變焦頭主要的缺點在於廣角端的歧變和眩光比定焦嚴重些,另外,當然變焦頭的封閉性也要差一點。雖然在理論上變焦頭不可能在各個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學表現,但是在實用中的變焦頭之所以可以取代定焦頭,關鍵也是看你的片子要放制或印刷到什麼樣的尺寸,畢竟,如果你的片子只是用來有限度的放大或是用在雜誌上,即便是做跨頁,變焦頭的質量也足以和定焦頭媲美了。而且,如果用的是反轉片,考慮到不太方便剪裁,變焦頭就更能發揮其優勢。當然,如果放的再大,比如說需要做畫冊,或要展覽或做展板等對影像要求很高的情況,應該就當之別論了。

    但是如果你完全選擇定焦頭,雖然可能在拍攝中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勞,但一定會在最終看到圖片時得到更滿意的效果。我個人還在堅持完全使用定焦頭,除了追求盡可能好的影像質量以外,我也格外需要定焦頭的大光圈。我在使用中覺得比較好的鏡頭組合是:35毫米旁軸機+21,35,75(或90)頭,再加上35毫米單反機和24/1.4,85/1.2,300/4和1.4X這幾隻鏡頭基本上就夠了。

    另外說一句,在西藏寬幅相機的確是很有幫助,尤其是在拍風光的時候。

    雖然很多攝影者對於長途旅行攝影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在這裡我還是想提醒你在上路之前檢查一下你的攝影包裡是不是已經準備了以下器材:遮光罩,備用電池,鏡頭紙,氣吹,刷子,閃光燈及長連線,快門線,防塵防雨塑料袋,清潔劑,維修工具,攝影背心,黑口袋,近攝皮腔,偏振鏡,引片器,膠片,三腳架,腳架袋,攝影箱,攝影包,攝影腰包等等。

    關於在西藏使用什麼樣的相機並沒有一定的限制,主要還是要看你拍攝的出發點是什麼。和其他地方一樣,越大畫幅的照相機對你體力和財力的要求越大,而在西藏,前者的困難尤甚。由於一些當地人對攝影有一些牴觸情緒,所以如果你以拍攝以人為主的題材,我個人非常推崇35毫米的旁軸相機,體積和聲音都比較小,比較容易令被攝者接受。當然,旁軸機不能滿足長焦頭愛好者的需要。對於長鏡頭,通常如果你不是為了拍藏羚羊之類的,300毫米已經足夠了。

    我同時還使用120的自動對焦相機,因為比35毫米的專業相機體積和重量大不很多,但影像的質量要好很多。對於使用120相機的攝影師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建議,我只建議你:

1.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雙肩背的攝影背包,否則太辛苦了,當然,使用RF120相機的攝影師除外;

2.多準備至少一個後背(或膠片支架),因為在多塵的環境下換膠片比較麻煩;

3.220膠片比120膠片用起來更輕鬆。

    我今年在西藏攝影的時候使用PENTAX 645N拍攝了很多的東西,原因是為了明年一個重要的專題做準備。我現在還在反省這樣做的得失。使用中幅的原因是出版商的要求,他們當然認為67是最好的,而我成功的說服了他們,認為現在市場上的67相機沒有適合我的題材和風格的,它們都不夠快。而且我認為66的畫幅也很難用,所以就只好用645的,畢竟有AF,光圈也大。但是看來PENTAX的鏡頭在最大光圈時像質很均勻,然而分辨率和反差都不是很好。我現在在考慮是不是在明年多花3倍的錢去使用CONTAX 645或是使用同樣昂貴的祿徠6008。成本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尤其一個完整的攝影體系的壓力。很顯然在收小光圈以後PENTAX和ZEISS差別不大,但是,但是,我要不要大光圈呢?畫冊的出版商肯不肯接受現在的影像呢?不知道,或許下一年版的《七種武器》裡會有結果吧。

    對於大畫幅攝影者來說,除了比較大的體力支出以外,在高原攝影的主要困難將是來自於困難的自然條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風沙。盡量避免把昂貴和沉重的單軌影室機搬上高原,一個可以折疊的平床式外景相機可能要方便許多。還要多說一句廢話,我從來沒有見過國內的攝影師用4X5拍的好的西藏的片子,而他們用小一點的畫幅拍的片子有很多都不錯,估計還是體力和精力適應不了高原。

    經過了將近10年的高原攝影經歷,我認為在解決好寒冷和沙塵損害的前提下,沒有別的什麼證據表明自動對焦相機不如手動相機更適合於西藏的攝影。而且現在的專業AF相機的質量已經完全可以擔負諸如珠穆朗瑪峰登頂這樣的任務,沒有什麼理由再堅持非手動相機不可了。大多數的攝影作品是瞬間影像的展示,畢竟自動相機要方便很多。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風沙比較嚴重,尤其在在寒冷的旱季和早晚。而且沙子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往你相機和鏡頭的縫隙裡鑽。建議你採取以下方式保養你的相機:

1.用防塵性盡可能好的攝影包或攝影箱,不用相機的時候要把包封好;

2.每天晚上一定要徹底的把所有器材清潔一遍,把膠卷從機器裡取出來,仔細掃清機身內部以及鏡頭的各個縫隙,尤其是自動相機;

3.沒事總把相機掛在脖子上,有些攝影師為了抓拍方便從不蓋鏡頭蓋,那樣一定會增加你清潔相機的麻煩(但是,為了能夠拍到我想要的畫面,我本人從來都是這麼做的);

4.內部變焦的變焦頭風箱效應要小一些,不容易把東西吸進鏡頭裡,這一點在有浮沙的天氣以及寺廟內充滿香煙的地方格外重要;

5.要使用質量好的吹氣球,帶單向濾塵裝置的那種,否則你會發現你永遠吹不乾淨鏡頭,如果相同的情況發生在機身裡面,你可能要面臨劃傷膠片的危險。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專用的高壓氣罐;

6.如果沒有油漬,最好不要擦鏡頭(或UV鏡),尤其是使用麂皮,如果鏡頭上有哪怕一點點灰塵,都可以造成類似砂紙的效果;

    同時強烈的建議你,如果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運輸器材的過程中使用硬質的攝影箱以保護你的器材;

    關於器材還有以下建議:高原的紫外線強烈,一定要在鏡頭前加裝上一塊紫外線濾鏡(UV),這樣可以使用照片裡的遠景更加清晰,並且還能避免彩色照片偏藍紫色,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鏡頭。在強烈的陽光直射鏡頭的時候,防止眩光干擾的遮光罩也是不可缺少的。高原的晝夜溫差大,如果不是在夏季,或者在高海拔的地區,早晚非常的冷,一般的5號酸性、鹼性和鎳隔電池都不耐低溫,普通鈕扣電池也不耐低溫;使用這類電池要有備用,並放於貼身的襯衣口袋裡保溫。如使用鋰電池就好多了,鋰電池的電容量大,又耐低溫,性能比較可靠。因此,最好避免使用普通型號的紐扣電池,特別在冬季或高山地帶,如果快門按不下去,把相機放在衣服裡邊暖一下再拍或許是一個解決的辦法。當然最好是使用外置的電池盒,或者換新的鋰電池。

    如果你真的有計劃在超過雪線的高海拔或者非常寒冷的地區拍照片,一般的來講,晚上讓你的攝影器材在帳篷外面過夜是保護它的有效方法,讓它們時冷時熱的比較容易損壞。同時,在上述地區避免使用高速的自動過片也是重要的,否則馬達不僅很費電而且容易拉斷因寒冷變得脆弱的膠片,或者在上面留下靜電的痕跡。

    大多數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鏡頭在光圈片之間使用的的潤滑油都不耐低溫,由於是採取全開光圈的測光方式,在長時間寒冷的地方拍攝的時候很可能導致潤滑油的凝結,使得光圈無法正常的收縮。這裡面最要注意的就是NIKON,它有一批很大一批鏡頭是潤滑油巨多的。我自己原來有一隻50/1.4MF的頭就有這毛病,一到冷的時候就凍,光圈不收縮什麼的。後來到北京把所有鏡頭的光圈都擦了一遍。有幾家專業的鏡頭廠家可以為你提供專門的服務去掉這樣的潤滑油,我知道的有NIKON、CONTAX和LEICA,但是似乎只有NIKON可以在國內解決,因為在北京有一個比較大的維修站。不過我現在不用NIKON了,也不知道還做不做了。如果你沒有機會這樣做,至少你要在拍攝的時候注意一下,否則你的照片很可能大量的暴光過度。唉,NIKON啊,真的是……

    CANON的機器好像沒有這樣的問題。我知道最近幾年小日本登頂珠峰的好像大多是用EOS-1N的。去年CANON-1V的設計師來北京和我們聊天的時候還特別說了這事,其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看樣子新產品的設計和工藝是好一點。

    無論你的相機多麼專業和高級,不要只帶一部相機上高原,至少多帶一部備用機身。在西藏的時候我通常會考慮多帶一部比較簡單的手動單反機器,目的一是給當地人拍些負片,然後在當地沖洗,再送給他們;二來是可以在一些極端惡劣或危險的環境下使用。但是這次主要的時間都在路上,不用長時間的交流,就省了。

    很多在西藏工作過的攝影師提到了要特別提防當地的小孩子,他們中的有些人對鏡頭的前片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以至養成了愛好撫摩鏡頭的習慣,也有些害群之馬甚至發展到了往你鏡頭上惡作劇吐口水的問題,而且下手又快又準,總在你不備的時候,每每得手。我最慘痛的經歷是不慎被一個小鬼在600/4.0的長炮鏡片上抹了一把酥油(NIKON600/4.0的遮光罩大概有40公分長呢!),600長炮跟一臉盆差不多粗,後來用了我半瓶專門去油的鏡頭液和一整袋脫脂棉才擦乾淨。

    在西藏拍攝「人」是最經常,但據反映也是最困難的。我自己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尤其我特別喜歡用廣角鏡頭拍人(我喜歡拍人的時候帶更多的環境背景),如果希望拍到自然的圖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流」。下面我說一些關於在西藏拍攝和人有關題材的體會:

1.的確在有些地區,當地人對攝影瞭解很少,風俗認為被拍攝是不好,如果被攝者堅持這樣認為,而你又無力改變他們的想法,最好不要堅持拍攝,以免激怒他們;

2.再強調一下,拍到最自然的圖片的方法是「交流」。不一定需要語言,一個微笑、眼神都可以。如果你從事的不是突發新聞攝影工作,那麼使用「非偷既搶」的方法來拍西藏只能拍到一些膚淺的影像。最好的辦法是混進當地人中間,讓他們接受你,然後拍攝。我堅持認為光明正大的拍照片效果會比較的好。

3.可以帶一個一次成像相機,在拍攝的時候也給你的被攝者留下些紀念。西藏,尤其在牧區,很多老百姓還沒見過自己的照片,這樣你很容易得到他們的歡心;

    在遊客常到的寺院裡,在露天的地方拍照片不會有任何的限制,一般寺廟大殿內均不能拍照,特別是奉供的神像千萬不能拍攝。有些寺廟在攝影者提出請求後,必須另外付費才能允許拍照。一般從5元到幾十元不等,名氣越大的地方需要的費用就越高。
返回列表